[fusion_text]濕疹是香港常見的皮膚病,尤其是轉天氣,濕疹發作,周身痕癢難耐,抓得傷痕累累。究竟濕疹這折磨人又難斷尾的病症,從何而來?該如何對付,紓緩痕癢?

 

濕疹

1. 濕疹6大徵狀

每一種病都分輕重,濕疹亦不例外,濕疹嚴重者確會流黃水、腫脹及細菌感染。

註冊中醫師李廣冀表示,濕疹有6大特點:

  • 病因複雜不明
  • 對稱發作
  • 多形損壞(出現形式有水泡、丘疹、結痂、脫皮等皮膚損壞)
  • 痕癢
  • 滲出傾向(濕疹位置流水或流血)
  • 反覆發作

以上可單獨或幾項出現在患者身上,屬於濕疹的典型徵狀。雖然此症病因不明,但與壓力、飲食、天氣變化都有莫大關係。註冊中醫師李廣冀說:「約1至2成濕疹患者在冬天才發作,不能單以清熱解毒之法治理,要用麻黃、桂枝、扁豆、赤小豆等溫化寒濕的中藥。」

 

2. 常見病發部位

嬰幼兒:濕疹在頭和面上最常見,因嬰兒常流汗和感懊熱,濕熱向上蒸發。

小孩:長濕疹的位置多在手腳內側,顯示其身體出現陰經、肝陰不足等問題,用藥以養陰清潤為主。如在外側部位有濕疹,則可能與陽氣過盛有關,需要清熱解毒。

中、老年人:以腳部、陰囊的濕疹最常見,因為人體的皮脂腺減少,又多有腎虛、氣虛問題,導致皮膚乾燥繼而搔癢,衍生濕疹。

皮膚科專科醫生何家強則指,中老年人容易在天氣轉涼、濕度驟降而引發乾燥性濕疹,最常見於身體較少脂肪層的手臂、前小腿等位置,而面部因有油脂分泌腺,甚少發病可能。

 

160414_02

 

3. 止癢從生活做起

  • 洗澡水溫勿過高:何家強解釋,沖涼水溫偏高(超過 38-40 度)會令身痕者覺得舒服,主要是因為神經綫感受熱力時,痕癢感覺較易消失,但這止痕錯覺只在一時,水溫過熱其實有可能灼傷皮膚,更影響皮脂這層本已不大夠的保護膜,令皮膚內的水份流失更多。
  • 做好皮膚保濕:他建議,可用Emulsifying Ointment(俗稱豬油膏)和 Aqueous Cream(冷霜)作保濕。主要原因是這兩類軟膏都無香味、無香料亦無添加劑,成分都是水份及保護皮脂層成分為主,保濕後乾燥皮膚的繃緊痕癢感,自然就會減少。
  • 最好是沖涼後用毛巾印乾身體,就在皮膚仍濕濕地的狀態下塗軟膏做好保濕。
  • 皮膚乾燥問題嚴重時,可先塗冷霜補水,再塗豬油膏代替皮脂層封住,加強止痕效果。

何家強醫生建議皮膚乾燥嚴重時,可以豬油膏代替皂液,以此抹身清潔可更增加保濕作用。

-宜穿棉質物料衣服,減少接觸性刺激

-減少煙酒,以免影響皮膚基底層生長及流失水份

-增加運動,每周最少進行3次、每次30分鐘帶氧運動,以增加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,有助皮膚生長

-適當戒口:李廣冀表示,中醫的戒口要視乎體質,

通常急性發作都是有濕熱,這時不要吃芒果、榴槤、海鮮、炸雞、咖喱、沙嗲、酒類等濕熱刺激食物,燒烤和吃火鍋也不宜。但也要注意勿過度戒口,因為若小朋友營養不夠多元化,會更加陰陽失調。

 

4. 中醫配方

天然美容專家李韡玲在其專欄指出,如痕癢難擋、皮膚似乎出現了問題時,有一止痕方法:用一塊片糖煲水來洗抹,甚至是浸浴(當然要多加一塊片糖),一日2至3次,每次時間不少於15分鐘,以7日為一個療程。

她引述中醫說,此方可治療慢性濕疹以及過敏性皮炎(未潰爛者),止痕效果良好。外用紫雲膏不建議在濕疹急性期使用,否則可以加重病情。

註冊中醫師李廣冀指出,近年大熱的紫雲膏,由當歸、金銀花、紫草、冰片和蜜蠟製成,對於皮膚肥厚、脫皮、乾燥、出丘疹和皸裂,有一定作用,但留意有些人塗了紫雲膏後反而令濕疹加重。

濕疹分急性期、亞急性期與慢性期 3 個階段,急性期有滲出液體甚至流血傾向,此時不宜使用紫雲膏,引致傷口油膩、散熱差,會弄巧反拙,這期間可以用金銀花、苦參及白癬皮煲水外洗皮炎患處。

 

原文章[/fusion_text]